宣和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汴梁大雪、仅仅只用了八天的时间齐大内、黄文定等人便兴奋的找到周管家说是炉子已经完工请伯爷检验,正在懒床的杨凡听到这个喜讯后当即穿上衣服随着黄文定几人去看做出来的炉子。
由于是手工制作所以炉桶和炉壁相对于后世比较粗超,但是以如此简陋的条件就能做成这样已经非常的难得了,当即让人弄点砖头在屋内搭建了一个炉子,接上烟筒后便在炉内点了一把火。
随着燃烧时间的拉长围观的众人发现屋内居然暖和起来,最重要的是没有烟冒出来,虽说费点木柴但是汴梁城最不缺的就是木柴。
“伯爷,如今这个炉子非常的好用,咱们是不是多造一些?”黄文定看着满脸喜气的伯爷小心的问道。
“当然要多做一些,作坊的人数还是太少,一会老周再去招一些工匠由你们六负责人管理,月俸一贯,其他后招来的工匠月俸八百文。”
“请伯爷放心!”
杨凡点了点头,留给众人一个每天二十个炉子的任务后,便转身来回了杨府,朝着正在扫雪的家丁点了头后便来到杨父的房间,由于卖麻辣烫都是去的夜市所以白天起床的时间便晚些,等到杨凡进了屋子后杨父才刚刚起床。
“今天不去上朝吗”接过儿子递过来的脸盆后有些疑惑的问道。
“孩儿这两天没有轮值的任务,所以不用去,倒是您和母亲年纪大了就不要去夜市卖东西了,这些事情交给小二和几个仆役去办就好,您还是在家休息休息才好。”
杨父迟疑了一下后点点头“也好,虽然这玩意一天不少赚,但是就是太折腾人,我和你三叔毕竟年纪大了忙了一天累的要命,过几天就要过节了咱们还是回小田村吧,逢年过节的咱们杨家是要祭祖的。”
杨仁义毕竟是年龄大了,就想着人能落叶归根才好,城里在好毕竟不如自己的老窝好,所以用商量的语气问了儿子一嘴。
知道父亲这是想老家了,虽然城里很繁华毕竟谁都不认识,连个说话的都没有,如果回了小田村就不同了没事的时候跟左邻右舍村民坐在树根下房檐底唠唠嗑就不会这么苦闷了。
“既然父亲想要回家,咱们就回去,可是如今大雪纷飞,回家的路程少说也要一个月才能到达,儿子觉得还是过了年开春的时候在走吧。至于祭祖的话咱们先在家里摆上牌位贡品略表心意,等回去的时候在隆重的祭祖可好?”
知道儿子是为了自己着想,杨仁义只好点了点头,正在父子二人聊天的时候,溜达回来的的马氏则站在门口招呼了一声“吃饭去!”两人便相视一笑跟了出去。
杨家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伙食却做得非常不错,尤其是杨家的厨子乃是出自大厨李小二的门下,所以饭食的口味得到了杨家上下一致的赞扬,就这李小二还嫌不满意,没有发挥他这个做师傅的一半水平。
杨家的早饭比较简单,一锅放了菜叶的豆腐汤外加一些咸菜以及白花花的大馒头就是杨家上下填饱肚子的口粮,吃过饭后简单的伸了伸腰骨杨凡便将自己关在书房里画图纸,既然千牛卫已经招募了大量的工匠没有道理闲着,所以杨凡便将制作红衣大炮、火绳枪的事情提上了日程。
虽然这两样东西相对简陋,但是在这个还是以床弩为主要武器的朝代绝对算的上先进了,如果再能稍微改进一下效果就会更好,纸上画着结构原理图,脑海中想起了后世看过的一个记载,强悍的大清骑兵发起八万人的冲锋冲向对面的三千英军,最后的结果居然损失了五万多人丢了北京,而对面的英军则是伤亡了十一人,此战虽然满蒙铁骑异常的勇猛可是还是败给了拥有火炮和燧发枪的英联军。
这一画就是一天,期间马氏已经来过两次看见已经冰冷的饭菜叹了口气担忧的看了儿子一眼后便把冰凉的饭菜端了出去,又亲自下厨熬了补身体的鸡汤端了进来。
“小凡,趁着热乎先喝口汤吧,一会再画不行吗,都已经一天没吃饭了。”皱着眉头看了一眼儿子画的稀奇古怪的东西后马氏担忧的劝解道。
听到母亲的召唤,杨凡只好放下笔用脑袋在母亲的肚子上顶了两圈笑嘻嘻的回道娘亲不必担忧,孩儿正在画一样非常厉害的东西,由于过于复杂所以耽误了些时间,现在就喝鸡汤可好?说着便端起鸡汤喝了一大口“恩!孩儿一喝就知道是娘亲亲手炖的鸡汤”说完一脸讨好的看着母亲。
对于儿子的撒娇,马氏笑眯眯的拍了一下儿子的脑袋“小马屁精!”等到儿子喝完鸡汤后又嘱咐了两句早点休息后才端着汤碗慢悠悠的离去,等关上房门后才对着等候在外边的老周说道“老周费点心,别让人打扰小凡”
老周弯腰应了声是,便让几个家丁牢牢的看守住这里,连只苍蝇都不许飞进去,至于冬天有没有苍蝇就不在考虑的范围内了。
夜深人静的时候突然杨府内传来一声哈哈大笑声,只见已经一天多没露面的杨凡眼圈通红的走了出来,随着冷风一吹才清醒了些,看了看装着图纸的盒子然后才发现门前居然守着几个家丁,挥了挥手便让几人回去休息,自己则回到房间藏好盒子后才疲惫的睡去。
“喔喔喔....!”天色微亮的时候杨凡便被打鸣的大公鸡吵醒,简单的洗了一把脸后,便穿上千牛服带着正在前院晨练的高义和李元芳去了了一趟作坊用车拉着五个炉子直